近年來隨著海洋公民科學家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,很多潮間帶觀察者、水下攝影師紛紛透過不同的平台來分享自己拍攝的生物。雖然照片是相對容易進入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方式之一,但長期以來,水下攝影追求的高藝術性,卻有可能造成拍攝照片缺乏判定生物的關鍵特徵而缺少科研能量,甚為可惜。

我們推動海洋公民科學計畫的這幾年,常常遇到以下情況而令人莞爾。這篇文章,就是希望每一位水下攝影師或生態觀察者,可以有一些特定生物的參考拍攝方式,來協助紀錄下更具備生物辨識特徵的照片。

海洋生物辨識基本觀念:

教練,我剛剛看到一隻藍色的魚,那是什麼魚啊?

以上的問句是我們在海邊常常聽到的民眾詢問,但我們在學習辨識海洋生物時,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觀念:

顏色:

視覺是人類觀察事物最主要的感官,其中顏色又是最強烈的訊息,因此,在進行生態觀察的時後我們很常以顏色做為描述或評斷的依據。像是「螢光藍色的魚」、「紅花斑的海蛞蝓」、「白底黑點的鰻魚」等敘述,然而色彩有時也會帶來許多困擾,特別是在觀察海洋生物時。

首先,因為海水會吸收光線,因此在海中所看到的顏色往往不是生物的實際顏色,因此我們必須要借助閃光燈或攝影燈,才能還原生物的本色。透過燈光的還原,我們能看見珊瑚礁生物們具有繽紛的體色,如海蛞蝓、蝦蟹還有各種熱帶魚,我們便可從他們的顏色來推敲可能的物種。然而,有些棲息在珊瑚礁以外物種,如大洋的沙丁魚或紅甘鰺、或者沙底的狗母魚或比目魚,可能就沒有明顯鮮豔的體色了。

另外,許多海洋生物擅長改變體色,以用來進行溝通、偽裝、求偶等行為。特別是擅長變色的章魚、石狗公、比目魚們,以上狀況,我們就無法只靠顏色來辨認他們了

型態:

當顏色無法辨認生物時,我們會開始注意到一些外型上的特徵。生物的外型描述是我們認識生物特徵的入門課題,與其比手畫腳,,不如用詳細的型態來形容生物的外表,以下是我們常用來形容魚類的方式:

因此,以拍攝而言,最好把生物的外型全貌拍攝清楚,若能側面、俯瞰、正面等角度皆能拍攝當然更好。

當面臨一些難以從外觀辨認的生物,我們則要更進一步從更細微的線索來推敲,像是透過一些不會變動的身體構造,如甲殼類的外殼、軟體動物的外套膜、魚類身上的鱗片和棘刺等等。另外,型態的「大小」也是很重要的。同樣都是裸胸鯙,有可長達2公尺的黃邊鰭和魔斑裸胸鯙;但也有只十幾公分大小的鰭尾鯙。

行為&背景環境:

最後有幾個小線索能夠幫助我們更佳釐清生物種類,譬如你是在水深幾米處看到?那邊是沙底還是珊瑚礁地形?他是一隻出現還是整群出現呢?

從上面說明可以大概了解,如果你下次想問教練剛剛看到是哪種生物,應該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:

教練:我剛剛在水深5米處的珊瑚礁底部,看見體長5公分左右,卵圓形且螢光藍色魚成群出現,那是什麼魚啊?

相信大家看到以上的敘述,已經可以快速猜出這個生物『有可能』淺水域常見的魚類霓虹雀鯛 Pomacentrus coelestis。為何會說是『有可能』呢?因為這時候我們大概可以猜得出來生物科,甚至是屬名,但如果要細分到種,就需要仰賴更多的資訊來判定!

海洋博物誌-霓紅雀鯛

即使可能是霓虹雀鯛但他的顏色也是會隨著環境改變喔 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705

 

來挑戰生物種的判定吧!

看完上面的分享,恭喜你已經完成生物辨識初級班了,準備好跟我們一起進入生物辨識進階班了嗎?有些海洋生物會依據不同環境來改變自身的顏色甚至是樣貌,有時後身體上藻類或雜質的附著,也會造成我們判定上的困難。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從生物的硬骨骼來下手,而這些地方便是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的重要辨識特徵。

 

一般魚類:

因為魚類種類非常豐富,不同的魚類辨識特徵也有很大的差異,因此我們先分享一般魚類的辨識準則。魚類的辨識特徵主要為側面的背鰭、體側的顏色、斑點,所以你會發現海洋博物誌上的魚類手繪稿都是以大側面為主,這樣我們才可以輕易地進行辨識。

這邊我們以東北角常見的兩種鲹科魚類來做範例,分別是下圖左邊的杜氏鰤與常常與之混淆的下方右側長鰭鰤。我們可以從體側的第二背鰭與尾鰭的特徵點來辨識不同,兩者第二背鰭有圓鈍與鐮刀狀的差異,而杜氏鰤尾鰭下葉為白色,長鰭鰤則不為白色。所以一張合格的一般魚類辨識照片要拍到大側面!

左邊是杜氏鰤(P:569),右邊是長鰭鰤(P:571)

 

海馬:

海下的明星生物之一,當屬海馬了!除了迷你到不行的豆丁海馬之外,一般人比較常見的就是體態較大的xx海馬。每次目擊馬海之後,潛水員們都會篤定的說:『我看到黃海馬!』、『黃色海馬一定是xx海馬!』。但不幸海馬就是一種會隨著環境變化顏色的生物種類,因此外觀顏色完全無法成為海馬的判定標準。

海馬比較簡單的判定標準為尾部的尾輪數,下圖左邊是克氏海馬的尾輪是40~41。下圖右邊是庫達海馬尾輪數34~38節。如果無法清楚拍攝到尾輪的話,也可以觀察一下體側體節的凸出程度,克氏海馬體節通常比較有稜有角,而庫達海馬體節則通常較為平滑。所以一張合格的海馬辨識照片要拍到尾輪或側面體節凸出程度!

左邊是克氏海馬(P:501),體節通常比較有稜角。右邊是庫達海馬(P:503)

鮋科魚類(俗稱石頭魚):

鮋科魚類常常置底靜候獵物經過,潛水員要拍攝相對簡單。但如果拍攝鮋科魚類的大側面卻不太能夠鑑定出物種,因為他們的體色變化多端,身上模擬藻類的皮瓣也會有千變萬化的變異。要鑑定的話,我們就需要拉近鏡頭,看到他們臉部上有許多由骨骼衍生的棘刺,而這些與生俱來的特徵不容易改變,因此也成為他們辨認的重要依據。因此如果想要認識他們,最好拍到頭部側面和俯瞰的近照,才能做出較正確的判斷。所以一張合格的鮋科(石頭魚)便是照片要拍到臉部特寫。

左邊是莫三比克圓擬鮋(P:526),眼上皮瓣延長,構造如羽毛。右邊是金圓擬鮋(P:527),眼上皮瓣小,甚至沒有

 

狗母魚:

狗母魚應該算是魚類中比較難辨識的物種,不同種類之間的特徵不夠明顯。唯一可以辨識竟然是他們鼻子處的鼻瓣,因為身為掠食物種的他們,平常安靜的趴伏在礁石底層,透過特化出的鼻瓣來擴大接收海水中的氣味,感知獵物或掠食者的位置!不同種類的狗母魚也演變出不同的鼻瓣。所以一張合格的狗母魚辨識照片是要拍到鼻子處的鼻瓣。

海洋博物誌 狗母魚

河齒魚科的狗母魚非常難以辨識,上圖為紅花狗母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461

 

躄魚(娃娃魚):

躄魚也是水下非常厲害的變色高手,不只成年與幼時體色不同,隨時跟著環境變色也是他們的拿手好戲,因此從體色很難去直接判定種類。要辨識躄魚『最簡單』的方式,就是他們的釣竿。不同的躄魚因掠食習性不同,進而特化出不同的假餌型態,有的擬態像水中游動的蝦子吸引魚類靠近,有的擬態成漂浮在水中的蠕蟲,時不時著抖動假餌模擬蠕蟲來迷惑獵物靠近到他的攻擊距離中。

雖然說假餌是『最簡單』的辨識方式,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假餌卻不常施展出來,這時也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的第二和第三背棘,有些如雞腿般膨大,有些薄如紙片,更有些只像細瘦的枯枝。因此,想要了解躄魚最好把他們的臉拍清楚,如果能拍到他們的釣竿,那就更棒了!所以一張合格的躄魚(娃娃魚)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假餌、背鰭第二第三棘。

海洋博物誌 娃娃魚 花斑躄魚

花斑躄魚是明星生物,但卻常常與其他種類搞混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471

 

螺貝殼:

螺貝類在海洋生態系中也扮演一個重要的特色,但一般人拍攝大多只有拍攝他的俯視角照片,也因此常常無法鑑定種類。因為許多螺貝類外殼上常會附著很多海藻或雜質,作為他們融入背景的手段,因此幾乎無法從外觀看出他的紋路與形狀。

螺貝類最好的辨識方式,應該把他翻過來拍攝殼口。由於殼口是他們外套膜和腹足每天都要進進出出的場所,因此通常會保持平滑與乾淨,便成為螺貝類最好的辨識特徵。但這邊也要特別提醒一下,某些螺貝類如芋螺具有劇毒,在翻身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。此外,當你拍攝完畢後,也一定要將他們翻回並放回原本的地方,減少對海洋生物的打擾。所以一張合格的螺貝類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底部的殼口。

貝殼類照片要拍攝到殼口才可以方便辨識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184

 

海蛞蝓:

仰賴大家對於微距攝影的愛好,海蛞蝓的照片在海洋資料庫中相對其他生物種類來得多元,雖然海蛞蝓尚有很多物種未被命名,但只要可以拍到他們鰓與觸角,便可以進行物種的判定。所以一張合格的海蛞蝓辨識照片是要拍到觸角與鰓。

海洋博物誌 太平洋角鞘海蛞蝓 皮卡丘

俗稱皮卡丘的太平洋角鞘海蛞蝓。海洋博物誌 P:225

文章授權 BluetTrend 藍色脈動:  https://bluetrend.media/lesson-one-for-marine-citizen-science/

【打氣站潛水中心 】石朗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位於西岸沿海一帶的石朗海域,則是綠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勝地,和柴口、大白沙並列為綠島三大潛水區。這裡靠近島內商家雲集的南寮村,浮潛後徒步走去用餐只要十分鐘,非常方便;南寮漁港也在不遠處,飽餐一頓再搭船出海賞鯨,多麼悠閒愜意!

石朗海域受環狀珊瑚礁所圍繞,不僅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,附近還有湧升流,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,形成豐富的海洋資源,滋養了大批珍貴罕見的軟硬珊瑚,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群,像是白穗軟珊瑚、傘形軟珊瑚、一點蝶魚、角蝶魚、桶型海綿、大旋腮蟲等,珊瑚種類達200多種,遠遠超越綠島其他潛點。

【打氣站潛水中心 】柴口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,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,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,當時便稱這裡為「柵口」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,才更名「柴口」,目前已規劃為浮潛區。

位於中寮灣的柴口浮潛區,在綠島北岸,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,海域變化層次多,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,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,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,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。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,團塊形、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,如藍珊瑚、團塊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、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,且歧異度甚高,軟珊瑚則不多見。

在小型的獨立礁上,常見的魚種為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而在平坦礁體的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、耳帶蝶魚和白條海葵魚等。

【亞伯斯科技潛水訓練中心】核二出水口體驗潛水

NTD $2150

盛夏的午後,來到金山核二廠出水口旁的沙灘,感受一下迷人的原味夏天,原本另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核能發電廠,在蔚藍的天空與無邊的大海襯托之下,早已成為放飛夢想的最佳的天地,浮潛的好地點。

【亞伯斯科技潛水訓練中心】外木山體驗潛水

NTD $1800

基隆人的天然免費海水游泳池!!

基隆景點/基隆好玩/基隆一日遊/基隆玩水/基隆夏天景點/海水泳池

基隆大武崙,外木山濱海風景區的『海興游泳池』

是海綿夏天很常去的玩水、浮潛、跳水的地方

分成無浪泳池區、親子遊戲區、成人挑戰區

旁邊可以免費清洗,很適合全家親子出遊!

【海蛞蝓潛水訓練中心】南灣體驗潛水

NTD $1500

墾丁著名的南灣海景,通常大家都是玩水上活動,現在業者活動讓您可以隨時在蔚藍的大海上划著SUP眺望萬里無垠的天空且難度不高,上手速度快,一起來體驗墾丁的碧海藍天吧!

【海蛞蝓潛水訓練中心】石朗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位於西岸沿海一帶的石朗海域,則是綠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勝地,和柴口、大白沙並列為綠島三大潛水區。這裡靠近島內商家雲集的南寮村,浮潛後徒步走去用餐只要十分鐘,非常方便;南寮漁港也在不遠處,飽餐一頓再搭船出海賞鯨,多麼悠閒愜意!

石朗海域受環狀珊瑚礁所圍繞,不僅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,附近還有湧升流,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,形成豐富的海洋資源,滋養了大批珍貴罕見的軟硬珊瑚,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群,像是白穗軟珊瑚、傘形軟珊瑚、一點蝶魚、角蝶魚、桶型海綿、大旋腮蟲等,珊瑚種類達200多種,遠遠超越綠島其他潛點。

【海蛞蝓潛水訓練中心】柴口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,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,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,當時便稱這裡為「柵口」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,才更名「柴口」,目前已規劃為浮潛區。

位於中寮灣的柴口浮潛區,在綠島北岸,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,海域變化層次多,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,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,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,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。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,團塊形、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,如藍珊瑚、團塊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、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,且歧異度甚高,軟珊瑚則不多見。

在小型的獨立礁上,常見的魚種為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而在平坦礁體的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、耳帶蝶魚和白條海葵魚等。

【太平洋潛水 】蝙蝠洞體驗潛水

NTD $2550

瑞芳濱海公路上【蝙蝠洞公園】有意外的驚喜,退潮後的海蝕平台上生態好豐富,海膽、魚兒、螃蟹、寄居蟹、小海參等好多啊,可以盡情探索潮間帶生態!鄰近濱海公路海濱隧道,位於台2線75K處,公園內有涼亭、廁所及停車場,還有簡易的兒童遊戲場喔,看網路介紹是台灣目前已知最大的蝙蝠群居洞穴,每年五、六月蝙蝠們開始到訪這個洞穴,不過來這麼多次我是沒有特別去賞蝙蝠過!

【太平洋潛水 】船潛

NTD $2500

盛夏的午後,來到金山核二廠出水口旁的沙灘,感受一下迷人的原味夏天,原本另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核能發電廠,在蔚藍的天空與無邊的大海襯托之下,早已成為放飛夢想的最佳的天地,浮潛的好地點。

【太平洋潛水 】外木山體驗潛水

NTD $2000

基隆人的天然免費海水游泳池!!

基隆景點/基隆好玩/基隆一日遊/基隆玩水/基隆夏天景點/海水泳池

基隆大武崙,外木山濱海風景區的『海興游泳池』

是海綿夏天很常去的玩水、浮潛、跳水的地方

分成無浪泳池區、親子遊戲區、成人挑戰區

旁邊可以免費清洗,很適合全家親子出遊!

【太平洋潛水 】和平島體驗潛水

NTD $2200

基隆【和平島公園】超漂亮的~2022/10/1門票從80元長為120元喔!

裡面除了有海水池可以游泳、浮潛之外

也有生態戲水池、大沙池、溜滑梯、餐廳咖啡廳、觀海步道

而且【和平島公園】內還有雷達站咖啡、阿拉寶灣

有適合全齡的設施、步道,是基隆玩水親子景點

也可以順遊周邊的正濱漁港彩色屋、基隆八斗子潮境公園 、象鼻岩

【日大潛水泳具用品社】南灣體驗潛水

NTD $1800

墾丁著名的南灣海景,通常大家都是玩水上活動,現在業者活動讓您可以隨時在蔚藍的大海上划著SUP眺望萬里無垠的天空且難度不高,上手速度快,一起來體驗墾丁的碧海藍天吧!

【日大潛水泳具用品社】石朗體驗潛水

NTD $3200

位於西岸沿海一帶的石朗海域,則是綠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勝地,和柴口、大白沙並列為綠島三大潛水區。這裡靠近島內商家雲集的南寮村,浮潛後徒步走去用餐只要十分鐘,非常方便;南寮漁港也在不遠處,飽餐一頓再搭船出海賞鯨,多麼悠閒愜意!

石朗海域受環狀珊瑚礁所圍繞,不僅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,附近還有湧升流,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,形成豐富的海洋資源,滋養了大批珍貴罕見的軟硬珊瑚,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群,像是白穗軟珊瑚、傘形軟珊瑚、一點蝶魚、角蝶魚、桶型海綿、大旋腮蟲等,珊瑚種類達200多種,遠遠超越綠島其他潛點。

【日大潛水泳具用品社】柴口體驗潛水

NTD $3200

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,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,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,當時便稱這裡為「柵口」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,才更名「柴口」,目前已規劃為浮潛區。

位於中寮灣的柴口浮潛區,在綠島北岸,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,海域變化層次多,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,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,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,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。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,團塊形、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,如藍珊瑚、團塊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、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,且歧異度甚高,軟珊瑚則不多見。

在小型的獨立礁上,常見的魚種為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而在平坦礁體的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、耳帶蝶魚和白條海葵魚等。

【深度潛水訓練中心】南灣體驗潛水

NTD $1500

墾丁著名的南灣海景,通常大家都是玩水上活動,現在業者活動讓您可以隨時在蔚藍的大海上划著SUP眺望萬里無垠的天空且難度不高,上手速度快,一起來體驗墾丁的碧海藍天吧!

【深度潛水訓練中心】石朗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位於西岸沿海一帶的石朗海域,則是綠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勝地,和柴口、大白沙並列為綠島三大潛水區。這裡靠近島內商家雲集的南寮村,浮潛後徒步走去用餐只要十分鐘,非常方便;南寮漁港也在不遠處,飽餐一頓再搭船出海賞鯨,多麼悠閒愜意!

石朗海域受環狀珊瑚礁所圍繞,不僅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,附近還有湧升流,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,形成豐富的海洋資源,滋養了大批珍貴罕見的軟硬珊瑚,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群,像是白穗軟珊瑚、傘形軟珊瑚、一點蝶魚、角蝶魚、桶型海綿、大旋腮蟲等,珊瑚種類達200多種,遠遠超越綠島其他潛點。

【深度潛水訓練中心】柴口體驗潛水

NTD $3000

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,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,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,當時便稱這裡為「柵口」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,才更名「柴口」,目前已規劃為浮潛區。

位於中寮灣的柴口浮潛區,在綠島北岸,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,海域變化層次多,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,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,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,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。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,團塊形、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,如藍珊瑚、團塊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、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,且歧異度甚高,軟珊瑚則不多見。

在小型的獨立礁上,常見的魚種為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而在平坦礁體的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、耳帶蝶魚和白條海葵魚等。

【PENNY 愛潛水】南灣體驗潛水

NTD $2100

墾丁著名的南灣海景,通常大家都是玩水上活動,現在業者活動讓您可以隨時在蔚藍的大海上划著SUP眺望萬里無垠的天空且難度不高,上手速度快,一起來體驗墾丁的碧海藍天吧!

【PENNY 愛潛水】石朗體驗潛水

NTD $2800

位於西岸沿海一帶的石朗海域,則是綠島最受歡迎的潛水勝地,和柴口、大白沙並列為綠島三大潛水區。這裡靠近島內商家雲集的南寮村,浮潛後徒步走去用餐只要十分鐘,非常方便;南寮漁港也在不遠處,飽餐一頓再搭船出海賞鯨,多麼悠閒愜意!

石朗海域受環狀珊瑚礁所圍繞,不僅有溫暖的太平洋黑潮北流通過,附近還有湧升流,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,形成豐富的海洋資源,滋養了大批珍貴罕見的軟硬珊瑚,以及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群,像是白穗軟珊瑚、傘形軟珊瑚、一點蝶魚、角蝶魚、桶型海綿、大旋腮蟲等,珊瑚種類達200多種,遠遠超越綠島其他潛點。

【PENNY 愛潛水】柴口體驗潛水

NTD $2800

柴口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源於早期漢人來綠島開墾時,曾與島上雅美族人發生爭鬥,雙方在此地以木材築牆對峙,當時便稱這裡為「柵口」,後來隨著時代變遷及地方發展建設,才更名「柴口」,目前已規劃為浮潛區。

位於中寮灣的柴口浮潛區,在綠島北岸,近岸海底屬礁岩平台地形,海域變化層次多,大約在離岸30公尺處,就有4層不同水深的變化,最深的地方大約有3層樓那麼高,因此適合浮潛也適合深潛。這裡以石珊瑚景觀著稱,團塊形、分枝形的珊瑚最為常見,如藍珊瑚、團塊微孔珊瑚、腦紋珊瑚、中國角菊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等種類繁多,且歧異度甚高,軟珊瑚則不多見。

在小型的獨立礁上,常見的魚種為金花鱸、角蝶鱸、紫花鱸、三點光鰓雀鯛等。而在平坦礁體的表面,則以個體小魚種為主,如鸚哥魚的稚魚、鈍頭葉鯛、三斑蝶魚、黃衣葉鯛、耳帶蝶魚和白條海葵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