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隨著海洋公民科學家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,很多潮間帶觀察者、水下攝影師紛紛透過不同的平台來分享自己拍攝的生物。雖然照片是相對容易進入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方式之一,但長期以來,水下攝影追求的高藝術性,卻有可能造成拍攝照片缺乏判定生物的關鍵特徵而缺少科研能量,甚為可惜。

我們推動海洋公民科學計畫的這幾年,常常遇到以下情況而令人莞爾。這篇文章,就是希望每一位水下攝影師或生態觀察者,可以有一些特定生物的參考拍攝方式,來協助紀錄下更具備生物辨識特徵的照片。

海洋生物辨識基本觀念:

教練,我剛剛看到一隻藍色的魚,那是什麼魚啊?

以上的問句是我們在海邊常常聽到的民眾詢問,但我們在學習辨識海洋生物時,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觀念:

顏色:

視覺是人類觀察事物最主要的感官,其中顏色又是最強烈的訊息,因此,在進行生態觀察的時後我們很常以顏色做為描述或評斷的依據。像是「螢光藍色的魚」、「紅花斑的海蛞蝓」、「白底黑點的鰻魚」等敘述,然而色彩有時也會帶來許多困擾,特別是在觀察海洋生物時。

首先,因為海水會吸收光線,因此在海中所看到的顏色往往不是生物的實際顏色,因此我們必須要借助閃光燈或攝影燈,才能還原生物的本色。透過燈光的還原,我們能看見珊瑚礁生物們具有繽紛的體色,如海蛞蝓、蝦蟹還有各種熱帶魚,我們便可從他們的顏色來推敲可能的物種。然而,有些棲息在珊瑚礁以外物種,如大洋的沙丁魚或紅甘鰺、或者沙底的狗母魚或比目魚,可能就沒有明顯鮮豔的體色了。

另外,許多海洋生物擅長改變體色,以用來進行溝通、偽裝、求偶等行為。特別是擅長變色的章魚、石狗公、比目魚們,以上狀況,我們就無法只靠顏色來辨認他們了

型態:

當顏色無法辨認生物時,我們會開始注意到一些外型上的特徵。生物的外型描述是我們認識生物特徵的入門課題,與其比手畫腳,,不如用詳細的型態來形容生物的外表,以下是我們常用來形容魚類的方式:

因此,以拍攝而言,最好把生物的外型全貌拍攝清楚,若能側面、俯瞰、正面等角度皆能拍攝當然更好。

當面臨一些難以從外觀辨認的生物,我們則要更進一步從更細微的線索來推敲,像是透過一些不會變動的身體構造,如甲殼類的外殼、軟體動物的外套膜、魚類身上的鱗片和棘刺等等。另外,型態的「大小」也是很重要的。同樣都是裸胸鯙,有可長達2公尺的黃邊鰭和魔斑裸胸鯙;但也有只十幾公分大小的鰭尾鯙。

行為&背景環境:

最後有幾個小線索能夠幫助我們更佳釐清生物種類,譬如你是在水深幾米處看到?那邊是沙底還是珊瑚礁地形?他是一隻出現還是整群出現呢?

從上面說明可以大概了解,如果你下次想問教練剛剛看到是哪種生物,應該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:

教練:我剛剛在水深5米處的珊瑚礁底部,看見體長5公分左右,卵圓形且螢光藍色魚成群出現,那是什麼魚啊?

相信大家看到以上的敘述,已經可以快速猜出這個生物『有可能』淺水域常見的魚類霓虹雀鯛 Pomacentrus coelestis。為何會說是『有可能』呢?因為這時候我們大概可以猜得出來生物科,甚至是屬名,但如果要細分到種,就需要仰賴更多的資訊來判定!

海洋博物誌-霓紅雀鯛

即使可能是霓虹雀鯛但他的顏色也是會隨著環境改變喔 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705

 

來挑戰生物種的判定吧!

看完上面的分享,恭喜你已經完成生物辨識初級班了,準備好跟我們一起進入生物辨識進階班了嗎?有些海洋生物會依據不同環境來改變自身的顏色甚至是樣貌,有時後身體上藻類或雜質的附著,也會造成我們判定上的困難。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從生物的硬骨骼來下手,而這些地方便是不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的重要辨識特徵。

 

一般魚類:

因為魚類種類非常豐富,不同的魚類辨識特徵也有很大的差異,因此我們先分享一般魚類的辨識準則。魚類的辨識特徵主要為側面的背鰭、體側的顏色、斑點,所以你會發現海洋博物誌上的魚類手繪稿都是以大側面為主,這樣我們才可以輕易地進行辨識。

這邊我們以東北角常見的兩種鲹科魚類來做範例,分別是下圖左邊的杜氏鰤與常常與之混淆的下方右側長鰭鰤。我們可以從體側的第二背鰭與尾鰭的特徵點來辨識不同,兩者第二背鰭有圓鈍與鐮刀狀的差異,而杜氏鰤尾鰭下葉為白色,長鰭鰤則不為白色。所以一張合格的一般魚類辨識照片要拍到大側面!

左邊是杜氏鰤(P:569),右邊是長鰭鰤(P:571)

 

海馬:

海下的明星生物之一,當屬海馬了!除了迷你到不行的豆丁海馬之外,一般人比較常見的就是體態較大的xx海馬。每次目擊馬海之後,潛水員們都會篤定的說:『我看到黃海馬!』、『黃色海馬一定是xx海馬!』。但不幸海馬就是一種會隨著環境變化顏色的生物種類,因此外觀顏色完全無法成為海馬的判定標準。

海馬比較簡單的判定標準為尾部的尾輪數,下圖左邊是克氏海馬的尾輪是40~41。下圖右邊是庫達海馬尾輪數34~38節。如果無法清楚拍攝到尾輪的話,也可以觀察一下體側體節的凸出程度,克氏海馬體節通常比較有稜有角,而庫達海馬體節則通常較為平滑。所以一張合格的海馬辨識照片要拍到尾輪或側面體節凸出程度!

左邊是克氏海馬(P:501),體節通常比較有稜角。右邊是庫達海馬(P:503)

鮋科魚類(俗稱石頭魚):

鮋科魚類常常置底靜候獵物經過,潛水員要拍攝相對簡單。但如果拍攝鮋科魚類的大側面卻不太能夠鑑定出物種,因為他們的體色變化多端,身上模擬藻類的皮瓣也會有千變萬化的變異。要鑑定的話,我們就需要拉近鏡頭,看到他們臉部上有許多由骨骼衍生的棘刺,而這些與生俱來的特徵不容易改變,因此也成為他們辨認的重要依據。因此如果想要認識他們,最好拍到頭部側面和俯瞰的近照,才能做出較正確的判斷。所以一張合格的鮋科(石頭魚)便是照片要拍到臉部特寫。

左邊是莫三比克圓擬鮋(P:526),眼上皮瓣延長,構造如羽毛。右邊是金圓擬鮋(P:527),眼上皮瓣小,甚至沒有

 

狗母魚:

狗母魚應該算是魚類中比較難辨識的物種,不同種類之間的特徵不夠明顯。唯一可以辨識竟然是他們鼻子處的鼻瓣,因為身為掠食物種的他們,平常安靜的趴伏在礁石底層,透過特化出的鼻瓣來擴大接收海水中的氣味,感知獵物或掠食者的位置!不同種類的狗母魚也演變出不同的鼻瓣。所以一張合格的狗母魚辨識照片是要拍到鼻子處的鼻瓣。

海洋博物誌 狗母魚

河齒魚科的狗母魚非常難以辨識,上圖為紅花狗母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461

 

躄魚(娃娃魚):

躄魚也是水下非常厲害的變色高手,不只成年與幼時體色不同,隨時跟著環境變色也是他們的拿手好戲,因此從體色很難去直接判定種類。要辨識躄魚『最簡單』的方式,就是他們的釣竿。不同的躄魚因掠食習性不同,進而特化出不同的假餌型態,有的擬態像水中游動的蝦子吸引魚類靠近,有的擬態成漂浮在水中的蠕蟲,時不時著抖動假餌模擬蠕蟲來迷惑獵物靠近到他的攻擊距離中。

雖然說假餌是『最簡單』的辨識方式,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假餌卻不常施展出來,這時也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的第二和第三背棘,有些如雞腿般膨大,有些薄如紙片,更有些只像細瘦的枯枝。因此,想要了解躄魚最好把他們的臉拍清楚,如果能拍到他們的釣竿,那就更棒了!所以一張合格的躄魚(娃娃魚)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假餌、背鰭第二第三棘。

海洋博物誌 娃娃魚 花斑躄魚

花斑躄魚是明星生物,但卻常常與其他種類搞混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471

 

螺貝殼:

螺貝類在海洋生態系中也扮演一個重要的特色,但一般人拍攝大多只有拍攝他的俯視角照片,也因此常常無法鑑定種類。因為許多螺貝類外殼上常會附著很多海藻或雜質,作為他們融入背景的手段,因此幾乎無法從外觀看出他的紋路與形狀。

螺貝類最好的辨識方式,應該把他翻過來拍攝殼口。由於殼口是他們外套膜和腹足每天都要進進出出的場所,因此通常會保持平滑與乾淨,便成為螺貝類最好的辨識特徵。但這邊也要特別提醒一下,某些螺貝類如芋螺具有劇毒,在翻身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。此外,當你拍攝完畢後,也一定要將他們翻回並放回原本的地方,減少對海洋生物的打擾。所以一張合格的螺貝類辨識照片是要拍到底部的殼口。

貝殼類照片要拍攝到殼口才可以方便辨識。海洋博物誌-北台灣篇 P:184

 

海蛞蝓:

仰賴大家對於微距攝影的愛好,海蛞蝓的照片在海洋資料庫中相對其他生物種類來得多元,雖然海蛞蝓尚有很多物種未被命名,但只要可以拍到他們鰓與觸角,便可以進行物種的判定。所以一張合格的海蛞蝓辨識照片是要拍到觸角與鰓。

海洋博物誌 太平洋角鞘海蛞蝓 皮卡丘

俗稱皮卡丘的太平洋角鞘海蛞蝓。海洋博物誌 P:225

文章授權 BluetTrend 藍色脈動:  https://bluetrend.media/lesson-one-for-marine-citizen-science/

龍洞浮潛趣

NTD $800

龍洞浮潛+吃吃喝喝

【鰆魚潛水中心】龍洞四季灣船潛

NTD $3000

潛水船從龍洞四季灣出發

拜訪今夏最夯的秘境潛點:聖堂

聖堂是核四廠潛遁式冷卻水出水口的海底出口,數十年前建置後如今因核四廠封存而對外開放

經過多年歲月的洗禮,如今這座沉睡的巨人已成為魚兒們的樂園,此潛點可同時滿足潛水員對於巨型結構物與魚群的渴望!

龍洞花園

龍洞花園坐落在四季灣港嘴不遠處,舒適的水流使此處佈滿海扇與棘穗軟珊瑚,同時在珊瑚底下的暗處也躲藏著各式各樣的海蛞蝓、釉彩臘膜蝦等明星生物,是危局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潛點!

行程大綱
08:00龍洞四季灣門口集合入場並整理裝備

09:00船隻駛離四季灣前往聖堂

09:30聖堂下水

10:30船隻回到四季灣進行岸上休息及更換氣瓶

11:00船隻駛離四季灣前往龍洞花園

11:30龍洞花園下水

12:30船隻回到四季灣進行裝備清潔及人員盥洗

13:30行程結束

【鰆魚潛水中心】東北角碧砂漁港船潛

NTD $3000

潛水船從碧砂遊艇港出發,目標潮境灣、基隆嶼內海域船潛

可能潛點:海建號沈船、鋼鐵城堡、鋼鐵城市、彩虹礁、海大花園。全程使用32%高氧,無船潛或高氧證照者可同時報名完成課程。

海建號沈船:

當年的海洋研究船,退役後鑿沉作為人工魚礁長眠在潮境灣的沙地上,每年因沙底翻攪而逐漸埋入沙地中,船身周圍魚群豐富,船體上也躲藏著許多適合微距攝影的小小生物等著被發掘。高聳的駕駛室更是技術潛水入門練功的好去處。

鋼鐵城堡、鋼鐵城市:

為基隆市政府在潮境灣內投下的數座人工魚礁。經過多年的利用,每年夏季都可以看到各式成群的仔魚躲藏在礁體周圍,礁體上也躲藏著許多適合微距攝影的小小生物,是同時適合新手與老手的良好潛點。

彩虹礁:

坐落在基隆嶼周圍的兩座連體獨立礁石,周圍常有目擊鯊魚、魟魚等大型軟骨魚類的紀錄,若想目睹壯觀的大型生物,彩虹礁是最棒的選擇!

海大花園:

海大花園坐落在海大小艇港不遠處,舒適的水流使此處佈滿棘穗軟珊瑚,同時在珊瑚底下的暗處也躲藏著各式各樣的海蛞蝓、釉彩臘膜蝦等明星生物,是危局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潛點!

行程大綱
08:00碧砂遊艇港門口集合入場並整理裝備

09:00船隻駛離港口前往潛點

09:30下水

10:30船隻回到遊艇港進行岸上休息及更換氣瓶

11:00船隻駛離遊艇港前往潛點

11:30下水

12:30船隻回到遊艇港進行裝備清潔及人員盥洗

13:30行程結束

龍洞灣公園岸潛

NTD $1500

龍洞灣公園,為北部所有潛點之中,海洋生態與軟硬體設備堪稱最完備的潛點。
海洋生態在長期保護之下,擁有相當豐富的海底資源。

龍洞海域對喜愛微距攝影者而言更是寶地,遍地的海蛞蝓與海藻超級適合愛拍照的你!

龍洞灣公園體驗潛水

NTD $2000

龍洞灣公園,為北部所有潛點之中,海洋生態與軟硬體設備堪稱最完備的潛點。
海洋生態在長期保護之下,擁有相當豐富的海底資源。

海洋公園更備有專門讓潛水員練習、入水的九孔池,不受外圍潮汐影響,可安全的出入水並開心的體驗潛水的樂趣。

SDI 開放水域潛水員(OpenWater)證照訓練課程

NTD $12000

本課程適合誰:

  • 希望獲得水肺潛水證照者
  • 對於水下探索感興趣者

課程先決條件

  • 滿 18歲,15 歲以上未滿 18 歲需經父母同意

如未滿15歲可另外洽詢"青少年開放水域水肺潛水員課程(10~14歲)

你能期待學到什麼:

SDI 開放水域水肺潛水員課程,涵蓋在開放水域進行水肺潛水的所有必要技能和知識,包括:

  • 水中環境:視覺、光、聲音、熱量流失、潮汐、海流、浪、涌等等。
  • 物理與生理學:浮力、壓力、氣腔、呼吸壓縮空氣、混合氣體等等。
  • 潛水裝備的選擇、組裝、使用和保養維護
  • 潛水計劃
  • 基本潛水技能包括面鏡和調節器技能、在水下游泳、浮力控制、基本救援技巧和緊急程序
  • 還有很多!

完成後可以:

成功完成 SDI 開放水域水肺潛水員課程後,畢業生可以:

  • 在處於類似於訓練的條件下進行開放水域潛水
  • 通過參加 SDI 進階潛水員和專長課程,延續潛水教育

 

墾丁珊瑚產卵水下攝影

NTD $8000

每年農曆3月「媽祖生」前後幾天,是南台灣屏東墾丁、小琉球和綠島等地珊瑚排精、釋卵繁衍的高峰期

多種珊瑚夜後不約而同在海底噴發交會,海中緩緩漂浮的精、卵和精卵束,美如夢幻粉紅星空又如海中飄雪

南台灣屏東墾丁、小琉球和綠島珊瑚這幾天不約而同排精、釋卵繁衍,緯度稍高的澎湖和北部海域會稍晚;珊瑚生殖活動的調控機制和水溫、月亮引力引發的海水潮汐有關,這段時間淺海水流較平靜,有利生殖交配,幼生好著床,選在夜間繁殖的機制,可減少幼生被魚類吃掉的機會,昨晚南部近岸夜間水溫約攝氏25度,是最適合拍攝的水溫。

墾丁船潛三天兩夜

NTD $10000

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。

三面環海,熱帶氣候的墾丁是民眾渡假放鬆的好地方。海洋風景更是美不勝收,一年四季日照充足,水溫適宜,孕育豐富的生態資源,五顏六色的珊瑚礁達三百餘種,更有一千多種魚類居住於此。

​由於氣候溫暖,交通方便,墾丁也成為台灣最熱門的潛水勝地之一。喜歡潛水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。

知名潛點包括:獨立礁、大小咾咕、斷層、合界、眺石、雙峰藍洞

東北角微距攝影

NTD $2000

全世界幾乎很難找到一個像東北角這樣的潛水勝地,距離台北僅約一小時車程,是北部水中微距攝影的天堂
皮卡丘海蛞蝓、豹紋蝦、蜘蛛蟹等許多特殊的小生物,吸引國際級水中攝影高手來台尋寶
明星物種有:豹紋蝦、蜘蛛蟹、老虎蝦、蜜蜂蝦、各種海蛞蝓、豆丁海馬等,種類極多,而有毒但不會主動攻擊人的藍環章魚和火焰花枝也很常出現,令人驚奇。
 

水下推進器(DPV)體驗

NTD $3000

厭倦了花費體力踢動蛙鞋?總感覺氣喘如牛卻又原地踏步?

總想享受不踢蛙鞋就在水下奔馳的快感?

那就快來報名體驗水中推進器課程

輕鬆頂流,省氣省力,流再大都不怕!

 

 

需有OW或以上證照

本行程包含兩潛氣瓶費用、導潛費用、水面休息零食

不包含園區門票、停車費用、三餐消費

完成本次體驗可部分抵免水中推進器專長課程費用

澎湖體驗潛水+陸游 三天兩夜

NTD $15000

厭倦所有行程都在潛水嗎

總是受制於家庭而無法潛旅嗎

本形成提供澎湖馬公、青灣、西嶼地區三天兩夜陸游+體驗潛水及浮潛行程

滿足夏日玩水的同時也可以陪伴家人

※本行程不包含往返澎湖之機票、船票

小琉球三天兩夜 6支船潛 1/6~8

NTD $15000

1/6 Day1 交通日 預計搭乘東港11:50藍白航運 前往小琉球

1/7 Day2 潛水日 早上船潛2支,下午船潛2支

1/8 Day3 潛水日 早上船潛2支,下午離開小琉球

綠島四天三夜

NTD $16000

含船票、住宿、氣瓶、船潛

不含吃、台北-台東-富岡交通

【墾丁深度潛水】

NTD $4000

墾丁深度潛水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推進器教學課程

NTD $6000

水中推進器課程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Descent Mk2

NTD $41990

鏡面材質 藍寶石
錶圈材質 白鋼錶圈
錶殼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(不鏽鋼背蓋)
相容於 QUICKFIT 錶帶 (26 公釐)
腕帶/錶帶材質 矽膠
機台尺寸 52 x 52 x 17.8 公釐
彩色螢幕  
螢幕尺寸 1.4 吋
螢幕解析度 280 x 280 像素
螢幕類型 陽光下可視,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(MIP)
重量 矽膠錶帶: 103.8 克
電池效能 手錶模式:最長可達 16 天
GPS:最長可達 48 小時
GPS 和音樂:最長可達 15 小時
最大電量模式: 最長可達 96 小時
潛水模式:最長可達 80 小時
探險模式:最長可達 35 天
省電模式:最長可達 50 天
防水等級 潛水(EN13319),10 ATM
記憶體/歷史紀錄 32 GB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DESCENT MK2i/ DESCENT T1 鈦酷套裝版

NTD $63990

硬體規格

鏡面材質 藍寶石
錶圈材質 DLC鍍膜鈦錶殼及錶圈
錶殼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(不鏽鋼背蓋)
相容於 QuickFit 錶帶 (26 公釐)
腕帶/錶帶材質 矽膠或鈦合金
機台尺寸 52 x 52 x 17.8 公釐
彩色螢幕  
螢幕尺寸 1.4 吋
螢幕解析度 280 x 280 像素
螢幕類型 陽光下可視,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(MIP)
重量 矽膠錶帶:99.6 克
鈦錶帶:160.3 克
電池效能 手錶模式:最長可達 16 天
GPS:最長可達 48 小時
GPS 和音樂:最長可達 15 小時
最大電量模式: 最長可達 96 小時
潛水模式:最長可達 80 小時
潛水模式 (搭配Descent T1 發射器):最長可達 32 小時
探險模式:最大 35 日間
省電模式:最長可達 50 天
防水等級 潛水(EN13319),10 ATM
記憶體/歷史紀錄 32 GB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Descent™ G1 太陽能-黑

NTD $19900

鏡面材質 Power Sapphire 藍寶石太陽能鏡面
錶圈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錶殼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相容於 QUICKFIT 錶帶 (22 公釐)
腕帶/錶帶材質 矽膠
機台尺寸 45.5 x 45.5 x 15.2 公釐
矽膠錶帶腕徑: 128-224 公釐
加長型矽膠錶帶腕徑: 128-373 公釐
螢幕尺寸 客製化雙視窗設計: 0.9” x 0.9”(23 x 23 公釐)
螢幕解析度 176 x 176 像素
螢幕類型 陽光下可視,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(MIP)
重量 66 公克
電池效能 潛水模式:最多可達 25 小時
手錶模式: 最長可達 21天+ 103天*
GPS: 最長可達26 小時 + 13小時**
最大電量模式: 最長可達56 小時 + 149小時**
省電模式: 48 天 + 無限電力*
GPS 探險模式: 最長可達27天 + 無限電力*
*太陽能充電假設全天穿戴,每天達 3 小時在戶外 50,000 照度的環境。
**太陽能充電鏡片, 假設在 50,000 照度的環境中使用
防水等級 潛水(100 公尺), EN13319
記憶體/歷史紀錄 32 MB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Descent™ G1 太陽能-藍

NTD $19900

鏡面材質 Power Sapphire 藍寶石太陽能鏡面
錶圈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錶殼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相容於 QUICKFIT 錶帶 (22 公釐)
腕帶/錶帶材質 矽膠
機台尺寸 45.5 x 45.5 x 15.2 公釐
矽膠錶帶腕徑: 128-224 公釐
加長型矽膠錶帶腕徑: 128-373 公釐
螢幕尺寸 客製化雙視窗設計: 0.9” x 0.9”(23 x 23 公釐)
螢幕解析度 176 x 176 像素
螢幕類型 陽光下可視,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(MIP)
重量 66 公克
電池效能 潛水模式:最多可達 25 小時
手錶模式: 最長可達 21天+ 103天*
GPS: 最長可達26 小時 + 13小時**
最大電量模式: 最長可達56 小時 + 149小時**
省電模式: 48 天 + 無限電力*
GPS 探險模式: 最長可達27天 + 無限電力*
*太陽能充電假設全天穿戴,每天達 3 小時在戶外 50,000 照度的環境。
**太陽能充電鏡片, 假設在 50,000 照度的環境中使用
防水等級 潛水(100 公尺), EN13319
記憶體/歷史紀錄 32 MB

【全球技術潛水】Descent™ G1 無太陽能-深灰

NTD $16990

鏡面材質 Power Sapphire 藍寶石太陽能鏡面
錶圈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錶殼材質 強化纖維聚合物
相容於 QUICKFIT 錶帶 (22 公釐)
腕帶/錶帶材質 矽膠
機台尺寸 45.5 x 45.5 x 15.2 公釐
矽膠錶帶腕徑: 128-224 公釐
加長型矽膠錶帶腕徑: 128-373 公釐
螢幕尺寸 客製化雙視窗設計: 0.9” x 0.9”(23 x 23 公釐)
螢幕解析度 176 x 176 像素
螢幕類型 陽光下可視,穿透反射式高階顯示螢幕(MIP)
重量 66 公克
電池效能 潛水模式:最多可達 25 小時
手錶模式: 最長可達 21天+ 103天*
GPS: 最長可達26 小時 + 13小時**
最大電量模式: 最長可達56 小時 + 149小時**
省電模式: 48 天 + 無限電力*
GPS 探險模式: 最長可達27天 + 無限電力*
*太陽能充電假設全天穿戴,每天達 3 小時在戶外 50,000 照度的環境。
**太陽能充電鏡片, 假設在 50,000 照度的環境中使用
防水等級 潛水(100 公尺), EN13319
記憶體/歷史紀錄 32 MB